2024年第一季度进入尾声,整个手机市场在3月份也迎来一波小高潮,包括荣耀、小米、一加等品牌相继发布旗下新品。对比以往的市场,不变的是行业依旧非常卷,高端卷技术,中端卷价格。而最大的变化则是,AI成为手机新品发布绕不开的话题。
“AI手机将是继功能机、智能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个重大的变革阶段”,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曾指出,“AI手机时代下,手机行业和用户体验都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
作为曾经手机圈的“老炮”,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虽已不在圈内,也是“跨界”给出了自己的判断:2024年是AI手机元年,大模型推动智能手机2.0时代的到来,不转向AI的手机厂商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IDC预计,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7亿部,约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15%。在中国市场,随着新的芯片和用户使用场景的快速迭代,新一代AI手机所占份额将在2024年后迅速攀升,2027年达到1.5亿台,市场份额超过50%。
在多位行业大佬看来,AI就像是曾经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折点。某种程度上来看,这种想法并没错,但能否变成结果,还存在一定变数。就当前标榜着AI手机的产品体验来看,和大众期盼的还有所差距。
另外,还有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AI手机在硬件和软件上增加的成本,未来该如何平衡?站在消费者的角度,AI手机,是否会演变成手机厂商涨价增收的“噱头”?
AI手机,成了一个“烫嘴”的词
智能手机的AI化进程始于去年,当时诸如谷歌等国外科技公司发布了能够搭载在手机上的大型AI模型。统计显示,目前,华为、小米、荣耀、OPPO、vivo等手机厂商均已发布搭载了端侧大模型的旗舰新品。相比较云端大模型,端侧大模型在隐私安全以及相应速度上都更有保障。
时间线来到今年春节后,OPPO和魅族在同一天宣布对AI的布局,其中魅族表现得更为激进,对自己的定位是研发出全新的AI Device,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手机的形态。目前来看,国内的主流手机厂商对于AI在手机上的应用均达成了一致,但如何与AI结合,何为真正的AI手机,不同的品牌的战略也有所差异化。可以说,AI手机已经成为了一个“烫嘴”的词语,它是未来的趋势,同时各家品牌也都想讲出不一样的故事。
关于AI手机的定义,IDC曾在《AI手机白皮书》指出,新一代AI手机的有四大能力特征:AI手机首先要能够高效地利用计算资源,以满足AI时代下生成式AI的计算需要;同时,AI手机要能敏锐地感知真实世界,了解用户与环境的复杂信息;AI手机还需要拥有强大的自学习能力;此外,AI手机还将具备更充沛的创作能力,为用户提供持续的灵感与知识支持。
简单来说,未来的AI手机将从千篇一律走向人格化,从单一模态走向多模态融合。AI个人助理可以理解复杂需求,提供更聪明、个性化、贴心的服务体验。解决用户高频高感知复杂任务场景,多模态的系统级AI体验将把用户从手机使用场景的复杂操作中解放出来。
在MWC 2024期间,小米卢伟冰也曾谈到了关于AI手机的观点,称“反对把AI概念化,把原来的手机名字后面加个AI没有意义。”当时,卢伟冰的这一言论还引起了一些争议。据了解,目前小米在影像等场景已融合了AI的相关功能。
而在荣耀CEO赵明看来,现在才开始做AI手机已经太晚,真正的AI手机应该包含四个层级:系统层、单机层、应用层和网络层。其中,系统层涉及跨设备、跨操作系统,用AI来使能。单机层是用AI来重构操作系统,应用层关注AI在手机端侧上的应用,网络层则是AI的端云协同。“手机厂商的核心能力和价值应该体现在第一层系统层和第二层单机层。”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保守”的苹果,面对市场的重压,也不得不公开表态大力推进生成式AI应用。此前,苹果解散了2000多人的造车团队,其中1/3的团队成员转向AI部门,推动生成式AI项目,具体的进展会在今年稍晚些时候公布。在刚刚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库克也透露称,苹果将在AI等多个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
近段时间,苹果在销售市场和资本市场都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而AI手机成了被迫加速的项目,不愿“提及”但又不得不表态。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表示,苹果公司将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发布iOS18系统,预计将花费大量时间讨论如何看待AI技术,包括如何整合这一技术,以及苹果在AI技术上与竞争对手的不同思路。但相比较竞争对手,苹果的计划依旧是更为保守,并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功能处理隐私问题。一定程度上来说,苹果的推进,很有可能会给行业提供一个范本,起到规范秩序的作用。